4月27日,上证综指收涨0.25%,收复2815点。必选消费板块中,贵州茅台和长春高新股价日内创历史新高。
就在两大白马创新高的同时,上周,涌向必选消费的资金已经出现流向分歧。尤其是在生物医药行业表现显著。中信证券数据显示,生物医药行业机构投资者已经加大了净流出,而个人投资者正在跑步入场;近一个月龙虎榜交易显示,医药行业净流出最多,但另一方面,北上资金仍然偏好医药。
市场各路资金的判断出现明显分歧,而此前,市场资金出于避险需求,抱团涌入以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为主的必选消费板块。
此外,近日大盘指数虽然站上2800点,但宏观数据和部分上市公司一季度经营数据的欠佳表现,使得大盘依然承压。有机构认为,近期的上涨属于短期反弹,而目前,这种短期反弹面临结束,后期股市整体将面临回调压力,但回调幅度不会太大。
必选消费两大白马股价创历史新高
4月27日收盘,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的分别为银行(+1.93%)、医药生物(+0.87%)、商业贸易(+0.81%)。
以医药生物为代表的必选消费板块继续受到市场资金追逐。其中,长春高新和贵州茅台两大必选消费大白马今日股价继续创历史新高。
长春高新自3月19日至今日收盘,上涨33.73%,今日股价最高冲击611元/股;贵州茅台自3月19日至今日收盘,上涨28.11%,今日股价最高冲击1278.16元/股。
有机构投研人士称:“本来长春高新年内股价看到600元,现在这个股价涨下去,可能涨的就是明年的业绩预期了。”
行业角度而言,医药生物(申万一级)自3月19日大跌至8032点,此后开启修复行情,至今日收盘的9360点,区间涨幅16.53%;食品饮料(申万一级)则自3月19日大跌至12940点,此后同样不断修复,至今日收盘的16317点,区间涨幅26.10%。
医药行业资金现分歧:机构资金出逃,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盘萎靡背景下快速上涨的生物医药板块,上周资金流向已现分歧。
中信证券在一份对A股市场投资者行为和资金流的监控报告中称,上周整体资金流相对平衡,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在医药、电子板块的分歧加大,游资、私募的交易活跃度有所抬升。
投资者结构表现而言,上周机构投资者主动净卖出加大,四类投资者中仅个人投资者在主动净买入。且电子、医药等行业,机构和大户净流出量较大,而个人投资者在净流入。
此外,近一个月,医药行业龙虎榜净流出资金较多,但北上资金仍然偏好医药、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与低估值家电,各路资金分歧显著。
具体从四个维度观察资金流向:
1)四类投资者资金结构方面,机构、大户、中户的主动净卖出比前一周都有大幅加大,只有个人投资者在主动净买入。
上周,机构近五日日均净卖出109亿,大户净卖出166亿,中户净买入22亿,个人投资者净买入254亿。主动净买入视角:机构、大户、中户的主动净卖出分别为98亿、157亿和95亿,比前一周都有大幅增加,只有个人投资者在主动净买入,个人投资者主动净买入13亿。
2)行业层面,电子、医药、计算机、非金融银行的机构与大户主动净流出量较大,同时,电子和医药行业的个人投资者净流入最多。
电子行业机构、大户的净卖出最多,共计232亿,个人投资者净买入同样为最多,达22亿;医药行业机构与大户净卖出总计161亿、中户净卖出52亿,个人投资者净买入20亿;计算机行业个人投资者净买入11亿,机构与大户净卖出共计129亿。
3)重仓股方面,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是资金流入的主要行业,医药、电子行业资金流出较多。
上周,重仓股资金流出前十名中,医药行业净流出最多,共达56亿,其次是电子行业和传媒行业,资金流出分别为28亿和22亿。
4)龙虎榜/异常交易方面,近一个月,医药行业龙虎榜净流出资金最多,基础化工行业位居资金净流入榜首。
中信证券统计,基础化工行业资金流入为13.2亿,其中,游资与机构贡献较大;而医药资金近一月净流出最多,为-16.1亿,其中机构(-12.9亿)、个人投资者(-8.2亿)贡献较大。
但是,尽管医药行业资金净流出加大,北上资金仍然偏好医药、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与低估值家电,看淡科技与非银。
上周,医药(57.6亿)、食品饮料(21.9亿)、商贸零售(8.7亿)和家电(8.6亿)成为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大的行业,均高于上月的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大值。
个股而言,上周,北上资金流入最多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华兰生物、药明康德、邮储银行。
医药为代表的资金分歧,暗示反弹结束了吗?
资金的分歧,或代表“抱团避险”面临结束,股价或有回落可能。
医药行业面临的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虽然未来5-6月可能是全年股票解禁低点,但计算机和医药行业将迎来较大的未来计划减持金额。
中信证券统计,截至上周五,市场的未来计划减持金额 1812 亿。排名前四的分别是计算机(322 亿)、医药(318亿)、电子(199 亿)、基础化工(128 亿)。
新时代证券认为,3月底以来的反弹中,消费股异常强势,大量个股达到历史新高,从2016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消费股比较容易在以下时期产生巨大的超额收益:2016年3-6月(指数触底后震荡)、2017年9-11月(指数高位震荡)、2018年2月中-7月(指数大幅下跌的中期)、2019年3月-8月(指数高位震荡—大幅下跌)、2020年1月中旬以来(指数高位震荡—大幅下跌)。
上述时期大多是投资者对市场迷茫的时候,而不是指数加速上涨的时候。目前,市场趋势性上涨的主线依然不明确,3月底以来的反弹和2月份反弹有很大区别,2月份资金不断流入股市,而现在是存量市场。经济复苏尚未成为A股的主线,因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板块尚未领涨。当下市场反弹的核心逻辑是“仓位回补博弈两会”,如果后续不能观察到周期或金融股的领涨,则反弹可能很难转变为反转。
东方证券通过对K线走势的观察,认为短期反弹已经结束,市场将再次凸显回调压力,但回调幅度不会太大。
东方证券称,上周为上证综指反弹后的第五周,周K线在云层下方回调,周度的转换线下穿基准线,云层领先2在2864点附近形成压力,落后线并未上穿云层,这说明短期反弹已经结束,市场将再次凸显回调压力。但由于日线的基准线已在K线之下,形成一定保护,所以回调幅度并不会太大。
海通证券认为,市场3月下旬以来只是阶段性反弹,目前仍是底部区域的震荡熬底,类似于2014年上半年。而未来趋势性机会出现的信号,则需要关注: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市场情绪指标降至历史低点。
对于后市投资机会,海通证券认为,中期需坚定信心,短期保持耐心,外需不足时补内需,结构上先聚焦稳健的新基建和消费。
(原标题:必选消费龙头再创新高 但资金面分歧已现 这波反弹行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