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全天维持震荡整理态势,最终集体小幅收跌。市场成交量萎缩,两市合计成交6672亿元,行业板块涨少跌多,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14.37亿元。
基金市场涨跌互现,从估值情况来看,消费、农业、医药等主题基金估值涨幅居前;科技、券商等主题基金估值跌幅居前。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沪指突破60日线量能并未大幅释放,资金没有形成一致做多的预期,严重制约了指数的上行势头,短期回踩是必要的,夯实下方支撑有利于后市的表现。建议投资者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在当前市场投资价值凸显下,做好相应的配置。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有相对确定性的机会,可积极跟踪和挖掘。
行情回顾
收盘播报:A股三大指数震荡收跌 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下跌0.23%,收报2871.52点;深成指下跌0.18%,收报10863.29点;创业板指下跌0.16%,收报2106.84点。

资金流向:酿酒行业、水泥建材、园林工程等板块遭遇资金流入;电子元件、软件服务、通讯行业等板块遭遇资金流出。

基金估值:消费、农业主题基金逆势上涨,科技主题基金普遍回调
消费板块持续上涨,相关主题基金估值涨幅居前

业内分析指出,大消费板块大涨,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受疫情影响,该板块跌幅较大,本身就具有超跌反弹的动力;另一方面则是近期各地相继出台了刺激消费的各项举措,对板块反弹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此外,消费板块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大机构长期驻扎,对于板块的反弹也有推动作用。
农业板块同样强劲,相关主题基金估值拉升

方正证券指出,目前多地学校开始陆续地组织开学,餐饮端随着疫情的缓解也在逐步恢复正常,预计随着大体重猪的逐步消化和消费端的回暖,生猪价格后续下跌空间有限,仍将维持较高的水平,生猪板块是当前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之一。
科技板块出现回调,相关主题基金估值下降

国盛策略指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既为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奠定基调,也有望刺激短期结构行情。并且,随着海外疫情缓和,市场关注焦点将逐渐由“内需韧性”转向“外需修复”,此前受海外拖累严重的科技板块将最具弹性。关注新基建、半导体、云上游和游戏。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三连阳打破反弹格局 十字星暗示短线变盘?
3月19日以来,我们提示市场反弹开启,并且认为反弹会延续。但把这个反弹定义为“犹豫型”反弹,预示反弹力度不会太大,而且暗示反弹会有较大的波折。当前,经历小幅反弹以及盘中的较大波折之后,进入到5月份,市场迎来新的预期和提振,经历连续反弹之后,我们认为此前“犹豫型反弹”格局已经打破,接下来反弹可能会更加积极一些,赚钱效应或将比较明显。不过,这期间仍需要谨防阶段性的波折。
详情>>>
东北证券:5月市场将迎最后“黎明前的黑暗” 6月初看到明显上升信号
东北证券指出,上周五A50期货快速下探,跌幅超过5%,这将对A股5月6日开盘造成低开影响。但该影响只是短暂的,并不成为减仓理由,仍然还是维持“多看少动”的判断。5月份市场将迎来最后“黎明前的黑暗”,最快将于6月初看到明显的上升信号。建议维持原有的配置,耐心等待市场趋势的修复。
详情>>>
招商策略:新基建未来五年投资规模最高可达11万亿以上
根据发改委对新型基础设施最新的定义,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5月即将召开的两会也可能会对“新基建”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根据测算,新口径下新基建未来五年的投资规模最高可达11万亿以上。新基建对经济的拉动将更具长效作用,建议关注新基建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详情>>>
今日要闻回顾
海关总署:前4个月进出口9.07万亿元 4月份出口增长8.2%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贸易顺差4157亿元,减少30.4%。按美元计价,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万亿美元,下降7.5%。其中,出口6782.8亿美元,下降9%;进口6200.5亿美元,下降5.9%;贸易顺差582.3亿美元,减少32.6%。(海关总署网站)
详情>>>
上海版“新基建”行动方案获通过:未来三年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
上海版“新基建”《行动方案》提出,全力实施“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建设行动。初步梳理摸排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澎湃新闻)
详情>>>
新基金太火了!刚过4个月就狂卖了6200多亿!
今年以来,新基金继续上演发行盛宴,唱主角的是权益类基金。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已成立新基金425只,募集规模合计6295.35亿元,平均单只基金成立规模为14.81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数量分别达到93只和162只,这两类权益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1163.94亿元和3145.52亿元,合计4309.46亿元,占新基金募集规模的68.45%。(中国基金报)
详情>>>
加仓底气足 私募常态化高仓位成趋势
5月6日A股低开高走强势上涨。数据显示,股票私募在“五一”节前踏准节奏加仓,整体仓位已升至71.35%。多家私募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步到位,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无须对短期市场过于悲观。部分低估值但盈利韧性较强、景气度向上的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
详情>>>
沪深港ETF效率再升级 基金公司争相布局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投资效率将迎来大级别升级。近期,上交所在《基金业务办事指南(2020年版)》(下称《办事指南》)中增加了跨市场股票ETF(跨沪深港)。业内人士猜测,ETF登记结算规则的修订,或意味着上交所跨沪深港ETF渐行渐近。(证券时报)
详情>>>
93只中报预喜股近七成跑赢大盘 社保基金组合持仓6只标的引关注
一季报与年报披露基本收官,投资者注意力开始转向中报业绩。受疫情影响,今年A股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出现较多不确定性。截至5月6日记者发稿时,两市已有525家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预告,其中274家预计业绩下滑或亏损,占比超过52.19%,业绩预喜公司为93家,占比17.71%,此外,尚有158家公司提出今年中报业绩具不确定。(证券日报网)
详情>>>
更多基金相关内容
年内涨幅居首!农业板块上演“结构牛”行情 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创业板指数基金大盘点 基民怎么选比较好?
主题基金怎么挑选?这些“陷阱”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