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站上2900点关口,券商股走强,截至发稿,沪指上涨1%,报2900.20点;深成指上涨1.47%,报11022.53点;创业板指上涨1.23%,报2132.87点。
5月7日晚,央行、外汇局重磅规定正式落地,取消外资机构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市场分析称,这一举措有利于外资机构进一步加大投资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证券市场,有利于更多国际资金入驻A股。机构指出,短期A股若要延续反弹,仍需量能配合。
虽说市场一直流传着“五穷六绝”魔咒,但私募对5月行情非但不悲观,反而仓位高企,积极迎战五月行情。对于看好的板块,私募指出,线上、医疗服务、必选消费品等基本上不受疫情影响,当然这些行业的股票短期基本上都处在新高的附近,可能有回调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依然强劲。由于现在流动性充裕,确定性增长的资产将会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追捧。
反弹能否持续关键看这个指标
5月8日早盘,沪深两市高开高走,3006只股票齐涨。央行、外汇局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的消息为市场带来提振,北向资金半日流入39.3亿元。
券商人士认为,在国际市场对A股关注度持续提升、金融开放政策支持下,被动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为A股带来增量动能;但短期反弹走势仍需量能配合。
盘面来看,消费、科技、金融板块领涨。题材方面,数字货币、华为概念、网络可视化、异动支付等板块涨幅居前。临近午间收盘,券商股强势发力,天风证券涨停。资金动向来看,券商、软件、电脑硬件、家用电器、文化传媒、资金流入居前。
5月7日晚,央行、外汇局重磅规定正式落地,取消外资机构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市场分析称,这一举措有利于外资机构进一步加大投资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证券市场,有利于更多国际资金入驻A股。
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最近3个月以来虽然市场大幅震荡,海外金融市场不稳,但北向资金仍然净流入A股333.53亿元(截至5月7日),自开通来累计净买入10268亿元。
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机构此前预测,预计今年外资净流入3000亿元。
从外资青睐的板块和个股来看,QFII持仓市值最大的为银行板块,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及南京银行较为受青睐。同时,消费医药板块也是其心头好,爱尔眼科、乐普医疗、泰格医药、海螺水泥等均入列QFII重仓股前十。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2019年以来,外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此前富时罗素、MSCI等国际知名指数连续扩大A股权重,今年3月富时罗素也表示将在9月考虑我国债券是否“入富”;在海外知名指数的持续关注下,被动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
“在主动资金方面,国内政策也积极引导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2019年9月外管局决定取消QFII和RQFII的投资总额度限制,并通过取消单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的备案和审批程序,为境外投资者在境内投资债券和股票提供便利。在此次《规定》中,政策端再度提出要‘落实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并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汇出入和兑换实行登记管理。”陈雳表示,国内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迎来外资增量。整体而言,《规定》将进一步为境外投资者的境内投资提供便利,并通过完善风险控制、加强监管等方式维护境外投资者权益。
短期关注A股量能变化
但上述消息对市场的影响仍然停留在政策方面。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短期A股若要延续反弹,仍需量能配合。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中证君表示:“2850点-2920点区间,是此前2月17日至3月11日行情火热时期密集成交区域,日均成交金额在11007亿元,所以对于A股而言,想要突破此区域,没有量能的连续放大,很难成功有效突破。”
“央行将落实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汇出入和兑换实行登记管理,这无疑在引入外资上又跨了一大步,短期市场或因此有一次突破机遇。但若量能依旧未能扩张,市场大概率将进入调整阶段。”严凯文说。
银河证券分析师付延平、曾万平表示,近期市场成交金额维持低位,市场动能不足,情绪偏谨慎。由市场情绪修复、全球疫情拐点和调控政策刺激共同推动的市场反弹行情能否进一步持续实现“V”型反转,尚需得到疫情有效控制和经济修复的基本面信号支持。“A股市场短期应适当保持谨慎,市场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但整体向下调整空间有限,5月下旬可能将是更好的买入时机。中长期看好A股低位时的投资机会。”
私募机构仓位高企备战5月 关注疫后好转板块
虽说市场一直流传着“五穷六绝”魔咒,但私募对5月行情非但不悲观,反而仓位高企,积极迎战五月行情。
相较于对美股的谨慎,国内私募A股信心指数却并没有因为疫情或者外围市场扰动而出现变化。私募排排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4.96,虽然相较4月信心指数环比下降0.6%,但是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基金经理信心已经逐步回升,目前趋于平稳。
对于5月份行情的看法,大多数基金经理依然保持中性,悲观和极度悲观的比例持续减少。具体来看,占比3.33%的基金经理对5月行情持极度乐观态度,有36.67%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也有54.17%的基金经理持中性的观点,还有5.83%的基金经理并不看好5月份的行情。
仓位增减更能体现私募对行情预判做出的应对,由于私募机构上月已经大幅加仓,本月计划增仓的私募数量减少,其中67.92%的基金经理选择维持现有仓位不变,25.42%的基金经理打算增仓或大幅增仓,剩余6.67%的基金经理欲降低仓位。
对于接下来大盘预判和操作,私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欧瑞博吴伟志最新发声表示,中国的经济虽然率先重启,但毕竟外需依然冰封,仅靠内需维持运转的经济体系依然没有完全从“病”中走出来。在这种内外部环境下要走出系统性大牛行情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好消息是,中国经济最坏的时间过去了,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货币环境边际上更加宽松友好,决策层将资本市场定位为枢纽位置,百般呵护,并且明确希望能够形成财富效应。这些对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就是为何在国内疫情、全球疫情引发经济停摆冲击下,A股的波动性远远好于海外市场的重要逻辑。在操作策略上,现阶段坚持春季策略,保持战略定力,仓位上选择中性偏积极状态,方向上选择优秀的成长型企业,耐心与企业一起成长,赚阿尔法的钱。
至于看好的行业板块,源乐晟资产指出,中国很多龙头企业经过2018年开始的中美摩擦以及此次新冠疫情的考验后,让我们看到了极强的护城河和抗风险能力,值得长期投资;线上、医疗服务、必选消费品等基本上不受疫情影响,当然这些行业的股票短期基本上都处在新高的附近,可能有回调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依然强劲。随着生产、生活逐步恢复,一些“延后”但是不会消失的行业将呈现反弹,例如5G、少数可选消费品等。而且由于现在流动性充裕,确定性增长的资产将会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追捧。
北京和聚投资表示,既要警惕产业转移及外需变化带来的冲击,同时也需积极发掘国产替代大背景下的诸多领域的投资机会。我国科技领域的对外依存度还较高,ICT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将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非常有机会看到一批国内公司的订单、收入、利润等呈现跨越式增长状态。另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之前国外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产业链重构,国内工控公司也迎来了国产化的良好背景。工业自动化及工业互联网的国产化值得重点关注。
相关报道>>>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站上2900点关口 券商股走强
A股迎来重磅利好!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
大科技引擎启动 A股“红五月”呼声渐响
机构观点>>>
源达:指数延续震荡式反弹行情
广州万隆:市场存在进一步反弹动力 新基建有望迎来一波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