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私募基金月报

2020-04-23 17:14 来源: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01、2020年3月各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1.1、股票市场

  2020年3月,市场指数表现不佳。上证综指下跌4.51%,上证50下跌4.67%,沪深300下跌6.44%,中证500下跌7.52%,创业板指下跌9.64%,中小板指下跌10.37%。月初多省市推出25亿的新基建项目计划以及美联储的大幅降息,A 股小幅反弹,而海外疫情并未受控制叠加“OPEC+”减产谈判破裂导致油价大跌,A股在恐慌中下挫。

  从行业来看,农林牧渔领跑其他行业。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生猪生产已出现转折性积极变化,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回升。

  行业方面,农林牧渔、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建筑材料本月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30%、5.38%、4.26%、1.18%、0.63%。本月表现居后的行业板块为有色金属、传媒、家用电器、计算机、电子,涨跌幅分别为-10.55%、-10.83%、-10.85%、-12.81%、-20.44%。

  1.2、债券市场

  宏观方面,3月全国制造业PMI大幅回升至52%,回到荣枯线上,远高于前两月均值,并创下13年以来同期新高,指向制造业景气已有改善。虽然复工复产进度加快,供给恢复,但受OPEC+未达成减产协议和海外疫情扩散影响,价格指数维持负增;CPI同比涨幅将回落至4.3%(前值为5.2%),食品项中,猪肉价格环比下跌6.9%、牛肉环比下跌1.2%、羊肉环比下跌0.9%和蔬菜价格也有所回落,非食品项中,3月初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外,其余均有所下跌;PPI同比跌幅一步加深至-1.0%以下

  从金融数据来看,控杠杆目标让位支持实体经济:2020年3月新增社融5.16万亿,较上月多增4.31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2.20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3.14万亿元的预期。

  各分项看,新增社融百花齐放,除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延续上月的搜索态势,其他均有增长: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588亿元、-22亿元、2818亿元,合计2208亿元,环比多增7065亿元,同比多增1384亿元;政府债券6363亿元,环比多增4539亿元,同比多增2951亿元。

  从资金面上来看,为缓解当前企业受疫情的影响,多部门通过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向市场投放流动性。M2同比增速为10.1%,环比上升1.3%,较去年上升1.5%。M1同比增速5.0%,环比增长0.2%,“剪刀差”为5.1%,较上月扩大1.1%。

  主要指数方面,本月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0.71%,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17%,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上涨0.37%,中债金融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11%,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上涨0.34%,中证转债指数下跌2.1%。

  1.3、商品期货市场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3月全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较上月有所增长,以单边计算,当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522,651,898手,成交额为335,77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60%和49.14%,环比分别增长72.67%和44.07%。1-3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088,665,949手,累计成交额为77.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1%和37.68%。

  2020年3月纺织CFCI跌幅达到-18.02%。当前国际疫情快速蔓延,纺织行业尤其是中小纺织企业反映存在一些困难。一是需求不足。从国内看,1-2月国内市场限额以上的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1%。从国际上看,3月以来大量出口订单出现延迟或者取消,新增订单也大幅减少。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1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中,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达到63.6%。二是行业稳就业压力在加大。订单减少的压力正在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将会对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行业的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02、2020年3月私募指数表现

  2.1、分规模私募管理人业绩表现

  样本选取标准:1、产品成立半年以上;2、2020年3月下旬有净值披露;3、净值完整度大于88%;4、管理人公开业绩产品数量大于等于3只;5、管理人业绩表现取其旗下所有产品的平均业绩。

  规模50亿以上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规模大于50亿的私募中宽德投资、蓝石投资、锐天投资、灵均资产表现较好。

  规模20-50亿级的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规模在20亿到50亿的私募基金中熵一资产、万方资产、启林投资、复熙资产、盛律投资表现较好。

  规模小于20亿级的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规模小于20亿的私募基金中泰合天创投资、世祖资产、善易资产、渊泓投资表现较好。

  2.2、分地区私募管理人业绩表现

  样本选取标准:1、产品成立半年以上;2、2020年3月下旬有净值披露;3、净值完整度大于88%;4、管理人公开业绩产品数量大于等于3只;5、管理人业绩表现取其旗下所有产品的平均业绩。

  北京地区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北京地区的私募管理人泰合天创投资、航景星和资产、天启德鑫资产、中财利达投资表现较好。

  上海地区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上海地区的私募管理人世祖资产、渊泓投资、骐爵投资、赤碧投资表现较好。

  深广及其他地区私募管理人

  2020年3月,广深及以外地区的私募管理人善易资产、超赢投资、南粤名创投资、动量资本表现较好。

  2.3、分策略私募产品业绩表现

  从收益情况统计分析,2020年3月私募基金产品总体表现不佳,原因主要是欧美多国疫情爆发叠加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的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本月仅管理期货策略录得正收益。本月股票多头策略平均收益-6.88%,有14.9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主要受累于全球市场的全面下跌。本月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5.26%,有18.1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相比上月,股票中性策略收益本月出现回撤。由于股票中性策略多数会进行对冲,在成交量和波动性大的行情中,更可能赚取由于市场短期定价错误导致的,但本月股指期货严重贴水导致对冲成本过高使得中性策略难以发挥。本月管理期货策略平均收益4.08%,有68.60%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主要得益于期货市场的趋势行情明显。本月宏观对冲策略平均收益-5.02%,有24.83%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主要原因是受到股票方面头寸的影响。本月套利策略平均收益0.00%,有55.34%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套利策略依然表现平稳,由于市场成交量和波动性下滑,套利策略相比上月并未有更高的收益。本月债券策略平均收益-0.20%,有63.51%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海外多国推出宽松政策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我国也通过定向降准及调降逆回购利率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债市整体保持稳定。本月组合策略平均收益-3.60%,有32.1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主要受到权益市场的下行影响。

  样本选取标准:1、产品成立半年以上;2、2020年3月下旬有净值披露;3、净值完整度大于88%;4、非结构化基金、非联接、非募集层产品;

  股票多头策略

  本月股票多头基金的月度收益率集中于-10%区间,大部分产品录得负收益。本月股票多头策略平均收益-6.88%,仅有14.9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录得负收益且跌幅较大。私募股票多头策略可能大多数以精选个股为主,具有肥尾效应的产品多为创业板以及中小板,但全球疫情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本周跌幅较大。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

  本月股票市场中性产品的月度收益率集中于-9%区间,业绩分化较大,肥尾效应明显。本月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5.26%,有18.1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本月的股指期货贴水太深,所以收益不佳。

  套利策略

  套利策略其原理在于当两个或多个相关品种的价格出现定价错误后,在价格回归的过程中,通过买入相对低估的品种,卖出相对高估的品种获利。策略在市场宽幅波动、波动率提升而趋势性不佳的环境中表现较好。本月套利策略产品的收益率集中于-2%区间,业绩分化较大。本月套利策略平均收益0%,有55.34%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

  管理期货策略

  管理期货策略涵盖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根据预判的价格走势做出多空仓的操作。本月管理期货策略平均收益4.08%,有68.60%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较上月有一定提升。

  宏观对冲策略

  宏观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对国内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的研究,从而对各相关品种的走势进行预判并投资操作。目前因国内外汇、利率等金融衍生品品种稀缺,策略可参与的交易品种有限,策略产品总数较少,业绩分化也较大。本月宏观对冲策略产品的月度收益率集中于-10%区间。本月宏观对冲策略平均收益-5.02%,有24.83%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相比上月,平均收益下行,取得正收益的产品减少,主要是受权益市场的下行行情影响。

  债券策略

  本月债券策略平均收益-0.20%,有63.51%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本月债券策略产品的月度收益率集中于-0.0%至1.5%之间,业绩分化变较小。

  组合策略

  组合策略我们主要分为FOF、MOM、多策略这三种形式。国内组合策略起步较晚,产品中的底层资产尚未充分分散,大多还是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因此业绩与股票市场有一定相关性。本月组合策略产品的月度收益率集中于-8%之间,主要受股市的下跌行情影响。本月组合策略平均收益-3.60%,有32.15%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

  (原标题:2020年3月私募基金月报)